广告将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未来的增长动力

社交因素”是目前看电影的最大动力,下一个增长动力要靠广告

人们为什么花钱进电影院?

仅仅是看电影本身吗?

电影,在今天更多其实看的是社交,而电视看的是家庭生活,只有电脑和手机看的才是你自己要看的内容。

你可以到电影院注意看一下观众的特征,绝大部分是男女青年一起去看的,这个可以占到70%。仅仅10%左右才是一个人去看电影的,这些人其实是电影最早的观众群体,为了电影内容而去的。其他还有一部分男男、或女女几个朋友一起去看,例如《小时代》就有大批的女孩闺蜜们一起去看,就跟她们一起去看韩流偶像的演唱会一样。还有一部分是家长带孩子去看的动画片、儿童片,可能占到10%左右。这部分也是社交因素。也就是说,一个人去看的电影才是电影最初的市场,电影院加了社交因素后,电影市场就一下子扩大了10倍。

那么,我们能不能短期内把现在的电影票房再扩大10倍?靠社交因素已经走到了头,北美电影市场现在已经停滞了。年轻人有更好的娱乐方式和社交因素可以替代电影这个传统的娱乐方式。那么接下来电影该如何才能找到更新的增长模式呢?

广告!

有了广告商赞助、捆绑促销补贴票房,中国电影票房三年内就能过千亿

电影票房增长的下一个发动机可能要靠广告商赞助,把电影和电影票变成广告和促销的载体。让广告商赞助电影和补贴票价,甚至是免费送票模式,把原有的观众群体再扩大5到10倍。

这首先要感谢在线售票网站,它们占到了50%甚至是80%市场以后,让电影票脱离地域限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商品。也一下子可以让它身上承载着更多的东西。电影有着流行元素,有话题性,有新鲜度,因此品牌促销给自己的客户送电影票,既让客户得到了实惠还能引发客户传播。一举两得!

电子票是最适合跟品牌搭载促销的,拿它来作为奖品或者礼品来促销,不需要物流、仓储。以前的促销奖品大多数是实物的,都有个物流和派送的问题。所以在几十块钱到一百块钱这个小额价位,和电影电子票能比的只有手机充值卡和游戏点卡了。

如果按照正常增长速度,中国电影票房三年后总票房在600亿左右,而如果打通了品牌赞助,电影票成了品牌促销的“硬通货”后,通过广告赞助、捆绑促销补贴电影票房,三年内就可以让电影市场票房过千亿。剩下400亿是由广告商赞助补贴出来的票房钱,这点钱在电影产业算是大钱,但是对广告市场来说就跟玩似的。

但如果广告赞助模式爆发增长,甚至比现在票房扩大十倍都有可能!

未来电影没广告就跟杂志没广告一样,紧靠发行本身必然亏损

以后一部电影的诞生会很简单。由于电影发行的互联网化和电影营销的电商化,电影上线前一半都会通过在线售票网站进行预售,甚至片方自己会出钱再撬动售票网站出一部钱和资源来“自消费”刷票房,用上亿的预售来撬动院线经理的排片率,从而拉动整体票房。

但是电影公司自己刷票房的钱毕竟有限,大钱还得靠广告赞助来出。以后大片跟广告品牌赞助捆绑营销将成为标配。广告商首先会植入,并且在电影上映的时候一起帮电影“自消费”票房,然后购买的这些票用来回赠给自己的用户,例如买一箱加多宝送一张电影票。不仅是大广告客户,电子票还可以化整为零,让各个地方的小商户也有了机会。它们在当地一些网站平台上搞小的促销活动,一次购买几千张电影票在促销活动中送出去。等等。有了广告商的赞助,电影票房就会成倍增长。

相信未来除了有更多的粉丝定制电影以外,广告赞助电影也会成为常态,而一线影片的大牌广告主出手阔抽,能给影片带来上亿元的票务补贴。

同样,当广告赞助为电影带来巨额广告费补贴成为常态的时候,那些没有赞助的电影就好像杂志没有广告只靠发行量赚钱一样荒唐,必然亏损。

电子票是最适合广告促销的商品

最适合电子票促销的行业有哪些?眼前最适合的还是互联网行业。首先是游戏。游戏厂商为了宣传IP,所以是最热衷于电影赞助的,甚至也自己投资影片,例如腾讯游戏的《洛克王国》。又例如《画皮》、《盗墓笔记》等这样大型魔幻巨作。游戏公司除了投资电影以外,还可以用游戏点卡来跟电影票捆绑促销,但这类题材只能针对游戏用户,受众面比较窄。

其实最适合赞助电影的是话费。之前中移动赞助的《爱情呼叫转移》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可惜当年电子支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否则当时这部影片有多种方式可以玩。例如充一百话费送一张票,全国都这么玩,第一个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可能就会出现。

然后是电商。现在电商都在疯狂烧钱,一个活动动辄都是几千万级甚至上亿级别的推广费用,但之前一直都没有好的促销模式。例如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百度糯米和淘宝打仗,就补贴给了电影市场几千万,导致妇女节档期比去年同日票房翻了一番。每年电商都变着花样搞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送电影票是硬通货,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形式。在送电影票的同时,影片也做了宣传,品牌得到了促销,电商平台得到用户活跃度,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其实电影发行互联网化后,电影的发行就变得跟手游发行一样,游戏发行的几个大平台,也会成为电影票营销的主要战场,例如微博、微信、360手机助手、91、UC、还有视频网站,例如奇艺就推出电影预告片带购票链接的做法。

这里有一个案例:E票网在京东搞的一个品牌促销案例,平台方是京东,制片方是《触不可及》,品牌方是达哥老味道的生态农业,通过E票网电子影票让用户得到共享和复用。用户获得的不仅是《触不可及》的电影票,还有明星签名等周边产品,还有达哥老味道的一些中秋生态食品。这样《触不可及》获得了京东的大量观影用户,赞助方达哥老味道获得了京东上的品牌曝光,E票网在其中并不收广告费,而是体现在票务上,不仅有毛利收入,而且最终还能获得用户,实现四方的共赢。

再说传统的大牌广告商。原来一部大片上映的时候,例如张艺谋《英雄》,广告商要给电影片方一笔钱,让影片为品牌来做一种软性的“代言”,这比单请一个电影明星代言要便宜得多了。然后再各大媒体和户外广告牌刊登电影海报和自己品牌联合的画面。

现在这种合作形式少了,因为电影的宣传靠户外广告牌的方式少了,主流阵地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同时有这样宣传形式需求的企业也发现,与其给电影一笔较高广告费好让自己搭上电影,让电影和主演明星给自己品牌背书。现在还不如直接用买票房的模式进行捆绑促销。不仅成本低,把票送给自己的用户,还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举两得。

总之,电影和电影票是一个绝佳的广告搭载媒介,如果能把更多广告客户拉进电影产业,用好网络售票和广告赞助,中国电影市场三年内票房就能过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