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北京》制片人凌平:广告人的电影梦

“我常常去看电影,大片小片都会看。”这是记者初次见到电影《爱拼北京》的制片人凌平时他对记者说的。从早期从事摄影工作,到投身广告行业并小有名气,再到如今开始尝试制作电影,凌平表示像他这样60年代出生的人,知识基本都是靠自学。

在凌平眼中,只要是能在影院公映的电影都会有他学习的地方,“常去影院,不仅能够学习其他电影的艺术特点,而且也能够更熟悉观众口味,熟悉影院排片。”在他眼中,这都是一个制片人需要学习的。

《爱拼北京》反映打拼一族的生活百态

原定9月10日上映的《爱拼北京》,由于《极乐空间》、《蓝精灵2》等影片的“闯入”,已经改档到了10月中旬。这是一部讲述当代年轻人在北京这座大城市打拼的故事。影片中的这个“拼”字,表面上是指的“拼房”、“拼车”,但更深一层指的是为了梦想而拼搏。

其实,《爱拼北京》并不是凌平接触到的第一个电影项目。早在多年前,还在从事广告工作的凌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电影《恋爱前规则》,并参与了该片的宣传发行工作。那部影片在2009年上映,最终取得了近800万的票房。

通过《恋爱前规则》,凌平开始了解电影,并对制作电影产生了兴趣。

出生于60年代的凌平,年轻时和现在年轻人一样,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这座大城市打拼,他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内日新月异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也能够体会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打工一族的艰辛,于是他萌生了拍摄一部描写这一族群生活状态的电影。

赶巧的是,就在《爱拼北京》开拍的半年前,凌平的一位老乡告诉他想要写一个当下年轻人“拼房”、“拼车”、拼搏的故事,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我拿到这个故事后,又找来导演和编剧,我们仨人一起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它改成了《爱拼北京》的剧本。”凌平回忆说,“《爱拼北京》并不局限于北京,这里的北京只是个符号,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年轻人到大城市奋斗的过程。”

是电影,总会有遗憾

初次担当制片的他并没有太多经验,资金上同样不富裕。凌平承认,《爱拼北京》的导演和演员都是年轻人,这确实和资金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坏事。“第一次尝试制片工作,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交流的畅通,和年轻人合作可能比和大牌合作更容易沟通一些。”凌平说。

万事开头难,可以想到,第一次做制片的凌平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事实也是如此。凌平说,这是他第一次找剧本、找投资、找演员导演,一切都是新的尝试,尽管之前做了很多准备,但开机后才发现,自己还是有些想当然。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开拍,很多事情可调整的空间就很小了。”凌平说,“拍电影其实是和人打交道的过程,而且对于艺术而言,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对错,但在开拍前一定要沟通好,否则作品出来就不会是你最初想象中的样子。”

通过这次的拍摄,也让凌平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为什么电影被称作“遗憾的艺术”。剧本中的一场重头戏是需要在国贸桥下拍摄,因为后面很多戏份都是围绕这场戏展开的,但实际拍摄中遇到了诸如安全、交通等问题,最后只有改变场景。凌平不无遗憾地说:“这一改,就牵连到后面很多都要有变动,而且一些想要表达的含义也无法很好地表达。”

影片更需大营销

对于电影,凌平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新兵”,但多年从事广告工作的他,在制片上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理念。

多年从事广告的经验告诉他,电影既然作为一种商品,就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小投资的电影在制作水平和投资规模上都无法和进口大片相比,但我们的优势是熟悉国内观众的生活和需求,能够捕捉到和他们产生共鸣的故事。”在凌平看来,制片并不是先去找剧本,再找对应的观众,而是先了解观众关心的话题,再去创作相应的剧本。

此外,现阶段凌平更倾向于拍摄现实题材,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问题,另一方是现实题材更容易贴近观众生活,并容易植入广告。“在剧本阶段,我们就会考虑哪些地方适合植入广告,也能提早收回一些成本。将来制作其他类型的电影时,还会考虑衍生品的开发。”

采访中,凌平一直强调电影营销的重要性,他说,电影质量当然是基础,但同样需要好的营销。“中电影和进口、国产大片在同一平台竞争,本来就不占优势,所以我们要把其它行业的营销模式借鉴过来运用到电影上。”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和心态,凌平每天都要关注微博、微信,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凌平称自己也有一个“华谊梦”,想要有一天自己的公司也成为另一个华谊兄弟。“我计划今后每年都推出几部影片,将来有机会,还要自己尝试拍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