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也游戏

最近超过29000名加拿大人“亲身体会”了驾驶福特公司最新款SUV越野车在月球上驰骋的感觉。这不是科幻故事,而是福特公司为了宣传新款汽车推出的免费电子游戏。《福特赛车》在玩家眼中是一款不错的赛车游戏,在商家看来它是一个很棒的汽车广告。游戏玩家们驾驶着汽车行进在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穿过一座又一座的环形山,途中全方位地体验了汽车的性能。冠军得主将得到一辆真正的2004款福特SUV汽车。 逼真的体验 通过赛车游戏做汽车广告被许多汽车厂商认为是最佳方案。 在现在的赛车游戏中,出到了第七个版本的《极品飞车》算得上是经典。七个版本中,影响力最大的要算《极品飞车5—保时捷之旅》。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可以驾驶不同年代的保时捷汽车参加赛车比赛。游戏还设计有汽车展示这一环节:玩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汽车,打开车门、翻开前后盖、抬起底盘等等,也可以在音响中放上一张CD、或是放躺座椅。即使是在汽车专卖店里也不可能看得这样细致。 在《福特赛车》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从1955年到2002年不同型号的福特汽车,例如雷鸟、野马系列、眼镜蛇系列、福特GT、F-150等等,真实再现了福特汽车发展史。选好车之后,可以在练习赛道上试车。游戏中的驾驶完全模仿实际驾驶,仪表盘、汽车音响、变速器等都和市面上的福特汽车相同,甚至连发动机噪音、阳光反射和汽车飞驰时带起的尘土都和实际驾驶时一样。游戏中还提供赛车资料,玩家可以查看汽车性能、最高限速、耗油量、使用轮胎等,也可以自己更换发动机、轮胎等来“改装”汽车。福特公司在这款游戏上做足了功夫。不光游戏本身设计出众,宣传和发行也是不遗余力。游戏店中有,福特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也有明显图标指引访问者在线体验驾驶的乐趣。玩家参加游戏前需要注册,提供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地址和E-mail,以及回答最喜欢哪一款福特汽车。玩家们填写的这些资料对福特公司的销售大有帮助。 市面上的赛车游戏不下几十款。有的是汽车厂授权或赞助,有的是汽车制造商直接参加开发,包括Flash小游戏在内,没有品牌的赛车游戏恐怕已经很少见了。日本赛车游戏《GT4》中有三菱、尼桑、丰田等,《e路狂飙》中有本田、雪铁龙等,《Toca 2 房车大赛》中有沃尔沃、奥迪、雷诺等。在赛车游戏中,除了汽车商标的反复出现,让玩家通过游戏完全了解汽车的各方面性能是最重要的。 广告无处不在 据说万宝路是最早在电子游戏中做广告的公司。20世纪80年代,世嘉公司的大型游戏机上,游戏者模拟驾驶,可以超越一辆又一辆标着“Marlboro”的赛车。 《FIFA》系列足球游戏红极一时,从《FIFA98》到最新的《FIFA2004》,每玩一场FIFA游戏,就像是参加一场真正的商业比赛。运动服上标着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品牌,各大赞助商的广告牌子频繁出现,连运动员休息时喝的饮料也不会被广告投放者放过。很多人会在玩《FIFA》时暂停一下,以便看清楚某位球星代言的是什么品牌。 EA公司每年都会推出一款商业性的《NBA》篮球游戏,一些大品牌的广告总会出现在赛场四周,并不时给出特写。《NBA2000》是以森林狼队的加内特为主角,2002年又着力宣传科比和艾弗森,现在的小巨人姚明成了《NBA2004》的招牌。不同球星代言不同的运动品牌,于是就捆绑出了广告效应。飞人乔丹的形象在《NBA2000》中出现,以乔丹命名的篮球游戏市面早就有了,这次只是用乔丹做个噱头,把耐克品牌宣传一下。 还有一些游戏在一些小地方上放广告。比如《冲浪高手》中的G-Shock手表,《超级猴子球》中的“多尔牌”香蕉等。如果玩家注意了这些细节,可以在慢镜头回放下找到更多的广告。《古墓丽影》中劳拉带着爱立信手机;《虎胆龙威—广场风云》中的道具是Zippo打火机和摩托罗拉手机。 广告新载体 随着受众的广泛普及,在电子游戏中做广告被看作大势所趋。尝试这种广告新载体的商家队伍日渐壮大,不少世界级品牌都曾在游戏中亮过相。 游戏广告最早借鉴电影和电视中插播广告的模式。开始时的日本游戏《潜龙谍影》在光盘中附带一段广告片,《雷曼3》的每个过关画面前会有一段宣传广告。因为游戏受欢迎,这些广告也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这种插播式广告让玩家有一种不舒服和脱离游戏的感觉。 现在商家想方设法把游戏和广告融为一体。在《Crazy Taxi》系列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出租汽车司机来完成各种任务。路边会经常出现必胜客或肯德基的快餐店,游戏中很多任务就是把乘客送到必胜客去吃比萨饼、或送去肯德基吃鸡腿汉堡。司机自己也可以到这两个地方去吃午餐,而且还可以得到不同的优惠卷。新上市的《模拟人生网络版》,玩家扮演一个角色在游戏世界里生存,上学、上班、甚至娶妻生子。麦当劳餐厅和英特尔的广告招牌穿插在游戏当中;麦当劳餐厅的“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和“Intel Inside”的标志性音乐不时传出;玩家有很多机会去麦当劳吃饭或在那里打工挣钱,还可以去购买英特尔的各种产品来升级自己的电脑。类似的游戏还有以真实的中国香港街道和知名商店作为场景的经营类游戏《莎木》;游戏中只要打败怪物就可以喝一瓶可口可乐的韩国游戏《天堂2》。 更有甚者,商家为了突出宣传某件商品,会以此作为游戏的主题。今年出来的一款《分裂细胞之明日潘多拉》游戏中,索爱P908手机是玩家的一个重要道具,用它打电话、发短信、以及去拍摄目标人物的照片。科幻游戏《黑犬》完全是为了给M&M彩虹糖做广告,游戏一开始就打出了“根据M&M公司广告改编”的字样。玩家想过关,必须要收集一定数量的M&M彩虹糖,每完成一个任务都与彩虹糖分不开。要想打败大魔王,就要集齐各种颜色的彩虹糖才能得到足够的法力。这款游戏听上去多少有些乏味,但玩起来3D效果很不错,画面和情节也十分有趣。 相比传统媒体,在电子游戏中做广告有不少优势。例如它不受时间限制,8点播放的电视广告,观众如果8点10分才打开电视机,那么就错过了;过期的报纸很少有人再去翻看;但游戏可以随时玩。游戏广告的费用也要比其它媒体低廉。索尼公司在1997年投入一个游戏的广告费用约为两万美元,相比在电视或网络上投放广告的费用要便宜得多。如果把时间因素也算进去,当初推出的这款游戏现在还有人在玩,这样的广告可以说是一本万利。而且玩家玩一款游戏少则几天多则数月,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多数广告都可以让游戏者熟记并接受。如果是那种最费时的网络游戏,广告效果就更加厉害了。一则网友评论说:“如果在CS游戏里的A门上画上广告,那它一定是全球出镜率最高的一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