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广告缘何沦为“一地鸡毛”

美国好莱坞影片《钢铁侠3》目前正在国内火爆上映,并荣登内地周票房榜首。然而,其针对国内市场上映的特供版却引发中国观众连连吐槽:中国元素在影片中更像是为了讨好中国市场而硬生生加进去的,显得非常不和谐;某些中国品牌的广告植入也显得生硬、刻意,被认为是哗众取宠,甚至引发观众笑场。

从《变形金刚3》中牵强附会的植入式广告到如今的《钢铁侠3》,中国企业对于万里之外的好莱坞似乎情有独钟。尽管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却要费劲心机千里迢迢赴美国找影片植入广告,但最后却因种种原因遭遇尴尬,落得“一地鸡毛”。不仅广告与剧情本身有些“生拉硬凑”,业内对此也褒贬不一,热心的影迷更不买账。

为何明明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国人而非外国人,而这些企业却偏偏要费尽周折在好莱坞的影片投放植入式广告?诚然,这些企业去好莱坞投放植入式广告,的确有开拓大洋对岸市场之意,但其实这些广告最大的效用不在于对外国人介绍国内产品,而在于引起国内观众的注意。

事实上,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部分国人对于本土产品信任度不佳,如果本土产品贴不上洋标签,那只能找外国人来做认证,即外国人认可的产品,方才是好产品。超市里面的一些国产奶粉,罐头上常常绘着黄头发的外国宝宝,国产的面包,配料表里也要加上“澳洲黄油”,当然,黄油到底是不是澳洲的,只有天知地知厂家知了。这些做法和此次的植入式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好莱坞的大腕们都认可了广告里的产品,国人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由此看来,好莱坞大片里的国货广告,看似是“对外广告”,实则是“对内广告”。

看似完美的植入式广告,商家花了大钱却“买了尴尬”,原因在于没有把植入式广告用对地方。植入式广告相对于纸媒广告、招贴广告等而言算是新鲜事物,但并非新鲜事物就一定十全十美,也并非在所有的环境,所有的受众面前,植入广告的效果都一定优于传统广告。

植入式广告与文艺作品本身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但是,过多的植入式广告,尤其是与文艺作品本身不搭边的植入式广告,最终将破坏文艺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稀释作品本身的主题,产生喧宾夺主的反效果,引起受众的反感和不满。

观众花了数十甚至上百元走进电影院,是为了看期待许久的影星,享受视听盛宴的,而非是为了来看广告。一旦他们发现这些与剧情不搭边的产品信息,自然而然会对这样的信息产生反感,甚至把火气撒到影片本身上,最终导致广告的效果和商家的期待南辕北辙。

投放植入式广告本无错,关键是要看打到什么地方,怎么打,打什么内容。应当首先考虑广告与剧情的契合度,而非影视剧本身的名气高下,名气再高的影视剧,如果广告与剧情貌合神离,甚至格格不入,最终影视剧的名气越大,广告的反效果越重。但如果广告与影视剧的剧情相符合,不仅会在观影过程中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对影视剧本身有所助益。

改变植入式广告的“中国式尴尬”,有赖于影视界和企业界转变对植入式广告的认识,合理运用这一新的广告模式,让植入式广告真正成为影片中合理、和谐的元素。